“
汽车造型设计是在打造工业艺术品,既要有引领大众审美潮流的艺术灵感,也要符合当代工业发展的基础,所以造型创新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旅程。
”
新伊兰特EV造型沿袭家族风格,焕新而来,既得到了专业人士的欣赏目光,也获得了消费者的审美认同。这些功劳都要归功于北京现代技术中心造型设计部,本期18君就带着各位一起走进这里,与参与新伊兰特EV外观造型的设计师韩文一一起聊聊造型设计部“以创新致匠心”的故事。
戴着“枷锁”跳舞的造型艺术家
北京现代新伊兰特EV
作为北京现代技术中心自主研发的首款新能源汽车,新伊兰特EV造型设计的难点在于,要赋予经典家族造型风格以新能源汽车的特征。韩文一表示,新伊兰特EV造型设计不同于整车全新开发项目,在整体造型已定的情况下,他只能在格栅、前雾灯和轮毂等细节上做文章,尝试着融入科技感、档次感,但这些又不能与家族造型风格相冲突,这一点对设计师来说的确有一定难度。
在普通人看来,新伊兰特EV造型设计师的工作是戴着“枷锁”跳舞,极难出彩。但对于韩文一而言,一个格栅、一个轮毂甚至方寸间就足以施展创意。因为,他原本就是以变化无穷的线条和曲面创造美的艺术家。
“方寸”见真章
创新元素与家族传统造型完美融合
北京现代新伊兰特EV
新伊兰特EV前格栅有一条特征线,这条线像翅膀一样向两边延伸,这是韩文一采用流体雕塑设计理念全新设计的细节,完美地将科技感、档次感与家族特征融合在一起。同时,通过色彩展现差异化的美感也是韩文一的工作,他以蓝色系装饰条巧妙的为新伊兰特EV注入了电动车的“美”。
多方“灵感”碰撞
塑造“一见钟情”造型
而且,汽车造型设计不同于纯粹的艺术作品,不能仅仅满足个人的审美,而是要契合甚至是引领大众的审美潮流。为此,韩文一的前格栅从开始画创意草图到设计效果图定稿就花费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其中光创意草图就设计了几十张之多。
北京现代技术中心造型设计部团队
当然,在这段时间里韩文一并不是一个人在“闭门造车”。在这一过程中,他不断地与团队伙伴、工程部门甚至是目标消费者讨论,不断地将他发散性的创意灵感与大众审美相碰撞,最终创造出能够激发消费者“一见钟情”的造型。
灵感源自于生活
“灵感就是日常生活中不断地观察,不断地思索。”在韩文一眼中,设计师的“灵感”是一种积累,这种积累并不是接到设计任务后特意去看哥特式建筑,也不是特意去大自然中观察植物形态之美,而是在日常中去观察、去记忆任何美的事物,哪怕是一个线条、一个曲面、一个消费者目不转睛的物体,这些最终都成为了他的设计“灵感”。
艺术家与工程师的完美融合
在效果图定稿后,韩文一的工作重心开始由设计平面艺术品向打造立体化工业品迈进。在此期间不仅需要艺术灵感,更需要具有完备的工程师思维,韩文一不仅要与建模工程师、结构工程师、工艺工程师反复沟通讨论技术、工艺的可实现性,还要考虑开发成本等等问题。
北京现代新伊兰特EV
在新伊兰特EV的设计中,韩文一最满意的就是轮毂的设计。在他眼中,轮毂虽小,但要体现科技感和新能源汽车的特征,还要与整体造型完美融合,此外在风阻、重量等方面都要表现出色,才能堪称是完美的工业艺术品。
“乐”在打造完美工业艺术品
“我觉得对我来说,这是进步的过程,所以我不会觉得烦躁。设计工作本来就是这样,一直在推敲,一直在反复,这一过程就是一种自我的提升。而且设计也是越改越好,这也是很有成就感的。”韩文一表示,通过与各方讨论,对设计创意不断改进,最终才会打造出完美的工业艺术品,所以这让他一直乐在其中。
追求极致的视觉创新,以匠心打磨细节,这就是新伊兰特EV造型设计幕后的故事。下一期18君将继续为大家讲述北京现代技术中心车辆设计部“以创新致匠心”的故事。